证券代码 能源系统安全技术引领者
4006-028-119
控制灾区过渡安置火灾危害的重大技术跨越
时间:2018.03月 浏览:1892次

 2017年7月15日,国家标准《灾区过渡安置点防火规范》编制组在成都高新区成功地进行了HMG预制装配式防火板房火灾实验,测取了相关数据。威特龙消防安全集团股份公司会同公安部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四川省公安消防总队和重庆大学等单位主持实验。公安部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东靖飞主任亲自参与制订实验方案并全程指导实验,成都铁路公安局及消防处领导专家现场观摩指导实验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受灾群众过渡安置工作,曾在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后专门针对过渡安置过程中的消防安全问题作出系列重要指示,体现了确保受灾群众安全的国家意志。

汶川地震发生后,灾区共搭建约60余万间(套)彩钢夹芯板房,其夹芯材料多为可燃的、在自然环境中不可降解的聚苯乙烯(EPS)夹芯板或硬质聚氨酯(PU)夹芯板。彩钢夹芯板导热性良好,受热后迅速传导热量,EPS/PU夹芯材料受热收缩、遇明火即熔融滴淌、释放出大量有毒烟雾,空气进入夹芯板内进一步加剧燃烧反应,火势迅速蔓延,板房一般在火灾发生后3~5min内坍塌。随着灾区永久性住房陆续建成,板房被拆除后产生了约3500万m2(以芯材厚50~250mm计,为175~875万m3)不可自然降解的固体废料,对灾区的生态环境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国家鼓励、扶持地震应急救援新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调运和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施、装备,提高应急救援水平。”为了解决过渡安置房的防火及环保问题,合沐佳(成都)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发了燃烧性能A级、耐火极限超过3h的环保型秸秆生物纤维板材,获国家发明专利19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项,构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秸秆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成套技术。用这种板材可以很容易地预制成墙、地板和屋顶,然后快速组装成轻巧耐火抗震的预制标准房屋。预制标准房屋易于生产储存,运输便捷,可拆装、可移动,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快速大规模部署,多次重复使用。



此次实验采用了HMG预制装配式防火板房。实验数据显示:点火房间内最高温度达到956℃,持续燃烧28分钟后自然熄灭,房间内温度下降至180℃;背火墙面最高温度100℃;火势未蔓延至毗邻房间。本次实验还进行了新型纳米防火涂料的实体火灾试验,验证了新型纳米防火涂料的优良性能。

HMG预制装配式防火板房优越的防火阻燃性能,解决了灾区过渡安置的消防安全关键问题,实现了控制灾区过渡安置火灾危害的重大技术跨越,可在满足受灾群众生命安全需要的同时,最大限度地维护灾区的生态环境安全。对进一步提高国家的应急管理水平、加强我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Copyright © 威特龙消防安全集团股份公司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6279号   技术支持 | 得遇文化